政府采购信息| 网上办事大厅| 医疗工作| 双特建设| 图书馆| 协同创新中心| English| 校务公开
外媒报道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

河南教育宣传网强国号丨激发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的新动能

发布时间:2024年04月01日 消息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


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形态的转变与创新,是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育人环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观摩思政课教学时指出,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,要注重方式方法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、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产生的“两个结合”,为中医药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“催化剂”,为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推进思政课教育创新路径提供了价值目标和实践遵循。

一、以经典赋能,铸思政课立德树人强基之本

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支撑。社会的发展,文明的传承,都离不开教育。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,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,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党的优良教育传统,思政课教育要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,重视思想价值引领。中医的“岐黄”“青囊”“杏林”“悬壶”之称谓,“不为良相、便为良医”的价值理念等其背后蕴含的医学人文故事,构建了医学教育的人文情怀;中医药文化典籍蕴含的尚道、重民、敬德、贵和等人文价值理念,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。对文化典籍加以学习、领会和掌握,能够起到以文化人、培根铸魂,筑牢思想之基。

二、以文化浸润,增强思政课核心价值育人的穿透力

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体之一,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以不同的载体、文化形态呈现出来。中国医学史的数千年发展,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经验,产生中医基础理论的“气”“精”“神”“阴阳”“五行”“天人相应”整体观、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;扁鹊、华佗、孙思邈、张仲景等名医药学家,其医术医德为后人推崇;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、宋元明清医家的创新,推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;医药机构和医学教育的发展、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,激发了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。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,彰显出中医不光是一门医学技术,更是一种哲学、一种文化。围绕中国、中原、中医,从心理、文化、生命、健康等角度把中医药文化中的医德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,做到医学与人文相统一,浸润人心;有利于讲活思政课,激发学生学习共情意识,理论知识学习热情和兴趣,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育人的双向奔赴。

以中华优秀文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契合点,做好课前、课中教学设计,以沉浸式教学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、融入思政课堂;通过阅读经典书籍、中医药文化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,把撰写读书报告、心得体会,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定;把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以显性和隐性方式融入,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和实践逻辑深入思政育人过程,坚持培元固本守正创新相统一,激发思政课程育人活力、穿透力,增强思政课文化育人新态势。

三、以融媒体技术赋能为保障,营造学科交叉思政教育新态势

智能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的广泛传播,凭借互联网技术海量教学资源的浸入和呈现,日用而不觉的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和氛围,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育既提出了创新新要求,同时也创设了育人新赛道。利用学科特色优势,分类聚焦通识教育、专业教育、思政教育。通过教学理念、教学资源、教学内容、教学空间等方面的持续创新,打通学科、专业壁垒,引发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形态不断变化,激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创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
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,要积极打造以理论课堂为主,实践课堂、网络课堂、社会课堂、线上线下互为联动、教学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,老师们用心教,学生用心学。老师把问题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,针对问题思考着学,达到心灵沟通、启智润心。如《原理》课程利用“知识图谱”技术,对“辩证法”一词进行分析,可以结合中西方古代哲学的辩证法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、中医哲学的辨证论治等观点,在讲课过程中采用体用结合,发挥“催化剂”作用,建设具有交叉性、高阶性、创新性的思政育人项目和课程模块,促使新的教育生态得以重塑和生成,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四、开展行走移动思政课教学,拓展思政实践育人广度和向度

走出思政小课堂,开展思政大课堂,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、移动的思政课堂,发挥学校校史馆、医德馆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、中医药文化馆、医圣馆,博物馆馆藏文化、科技馆科普知识展览、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思政大课堂育人作用,感悟以文化人、以文化物、让中医药文化赋能生活,拓展实践育人广度和向度,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、知和行的相统一。

总之,以中医药文化融入创新思政课育人新动能,要以新时代育人目标和价值理念为导向,明确方向、突出重点,做到知识传授、铸魂育人、强基固本的有机统一,使思政课教育在改进中加强,在创新中提高,促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,培养一代又一代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

作者简介:任滢,女,j9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,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

基金项目:j9中国 2022 年思政课教改专项(编号:2022SZJG04), 2023年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(编号:HZYSZ2023-13 )、研究生教改实践项目(编号:YIS12023-046)阶段性成果。

本文为强国号发布的内容。